十年饮冰,难凉热血
——浅谈斯内普教授的悲剧
“痛苦如此持久,像蜗牛充满耐心地移动,快乐如此短暂,像兔子的尾巴掠过秋天的田野。”
他的性格埋葬了太多情绪,时光中隐匿了太多故事,他原生家庭的带来的影响使得成年后性格内向,而后面对于黑魔法的崇拜,也许是单纯的对力量的渴望,或者说是迫切的想要证明自己,亦或是在被他人排斥的大环境下得到了某种归属感。在这里,斯内普教授的复杂使我们甚至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描述。
那么,究竟是什么造成了他?
我们不可否认环境对人的影响,以詹姆的角度来看,一开始对他的嘲讽也许只是儿时的叛逆,而后来在尖叫棚屋的意外更加剧了他们之间的摩擦,最后的冲突使得他们看似势不两立。
但矛盾似乎又没有到达不共戴天的地步:在《阿兹卡班的囚徒》中,斯内普和小天狼星并肩作战,但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在电影中出现。同样,在《火焰杯》中,塞德里克死后,邓布利多决定让这两个人和解。小天狼星和斯内普被迫握手,他们同意竭尽所能阻止伏地魔掌权。
而莉莉的出现,又是一个很大的变数,使他充满裂痕的生命中透过一缕阳光。他也意识到了也许生活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糟。
可是,莉莉去世了
也许之前他对莉莉的感情是喜爱,而这时我想已经变成了信仰,已经成为他奋斗的方向,他也继承了莉莉的事业,正如我们透过那只牡鹿所感受到的。因此,邓布利多教授才给予了他高度的信任,也间接或直接导致了后文哈利他们的胜利。
而他对邓布利多教授的认识是什么呢?是尊敬,爱戴(这点可以从他从始至终称呼邓布利多教授为校长看出)与混杂其中的一丝埋怨——但没有憎恨。他甚至同意了邓布利多杀死自己的要求,即使他不知道最后霍格沃兹之战的结果:
‘斯内普凝视了邓布利多片刻,他脸上粗犷的线条里刻着深深的厌恶和仇恨。
——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第27章,被闪电击中的塔楼
这里的仇恨也许只是站在哈利角度的主观判断,但我们认为更可能的是他对于自己将要做出的行为的厌恶,亦或是他对于自身命运的悲哀。
可是最终的结果,我们都知道了——
这极大的反转令人大吃一惊,也让一切之前他的所为变得顺理成章。一瞬间哈利以及众人的心情由震惊,敬仰,到愧疚。可他已经逝去,憎恨也好,歉意也罢,都没有了意义。
我们无法对于斯内普教授这个人物做出一个准确的定义,他是好人吗?但他毕竟向伏地魔泄露了预言。可他似乎又不是一个坏人——他承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与危险。因此,在小说的结尾,哈利也说出了:他是我见过的最勇敢的人。这也许是我们能用文字表述的对他最准确的评价。都说风过无痕,流年似水,哈利最终以他的名字命名自己的儿子,也不枉他十年饮冰,难凉热血。
喜乐像露珠一样脆弱,它在欢笑中死去,而哀愁坚强而耐久,他眼中,却仍有爱含愁升起。
原创
婉如清扬
预言家日报社社长微信号,欢迎大家扫码加上,微信号:1915207080
全部评论